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莱芜市特色现代农业体系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日期:2018-11-16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作者:zgny.com    浏览:960    评论:0    
核心提示:  一是实施标准提升引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以标准引领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标准化要求正

  一是实施标准提升引领,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以标准引领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标准化要求正在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立相关标准170多项,形成从产前产地环境选择、选种、育苗到产中的栽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产后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完整的农业标准化产业链体系。高水平培育生姜为主的加工、流通企业60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获自营出口权的企业90多家,30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7家企业获GAP认证,3家企业获得EUREPGAP认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先后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6个、市级44个。研制颁布《生姜生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生姜育种的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连作生姜田氯化苦土壤消毒规程》等地方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综合示范体系,基地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十有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市场监管、安全抽检、事故应急处置等规章制度。全市20个镇(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设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1179名。建立监管名录和诚信档案,建设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立追溯点达到102个。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集群,积极拓展产业化运营。积极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现代农业的意见》,进一步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项目中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集群和出口企业示范创建活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推行“村委牵头、农户分租、企业承包”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区域联合形式,引导企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以寨里、大王庄、羊里等镇为中心的中西部姜蒜种植、加工、储运基地,以牛泉、雪野为主的大葱生产基地。形成国内顶尖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一批出口创汇品牌葱姜蒜标准化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生姜专业村、蒜黄专业村、鸡腿葱专业村。新上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蔬菜平台项目,黑蒜制品项目改变了我市种植大蒜只卖“原字号”的历史,每吨市场价格高达10万元。以生姜种植为主专业合作社有400多家,将20万多家农户带进生姜产业化经营体系。莱芜生姜开发保鲜、腌制、脱水、速冻4大系列100 余种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占全省1%的耕地创造了全省12%的蔬菜出口额。

  三是实施发展模式创新,持续加快品牌化营销。印发《莱芜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山水好莱芜,绿色农产品”为基点,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围绕全市蔬菜、畜产品、中药材、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特色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制(修)订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地方质量标准,组织实施“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到2020年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0个,全市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一标”数量300个。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手段,开拓境外市场,不断提高莱芜品牌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成功拍摄宣传黄大茶(齐鲁干烘茶)专题片1部,编辑出版《莲花山茶的传说与今天》宣传读本,连续编辑出版《茶人》刊物4期。成立“生姜文化研究会”,建立“姜文化养生”公众平台,着力打造“姜文化”特色养生休闲园区,使生姜品牌文化得到深入挖掘。推进“互联网+社村共建”,逐步实现农产品“产运销”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电商平台,“姜老大”“卖姜翁”“裕华源”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