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刘志仁:人气人才人心一个都不能少

   日期:2018-09-2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1143    评论:0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刘强  党的十九大以后,为了准确把握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新战略的实态,摸清在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本报记者 刘强

  党的十九大以后,为了准确把握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新战略的实态,摸清在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原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和相关的调研组先后赴安徽、福建、广西、辽宁、山东、四川、广东及河北等省区实地调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已经调研了12个省区。他说,乡村振兴战略,人气、人才、人心,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是人气问题。刘志仁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对乡村振兴战略反响不大,基层干部信心不足,农民精气神不佳。从整体上看,缺乏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与内进动力,“等、靠、要”老思潮有抬头倾向。

  如何调动基层干部群众以极高的热情投身于乡村振兴之中,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尽快扭转冷冷清清的局面,这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一些地方组建“振兴乡村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鼓动,为农民排忧解难,已取得良好效果。

  再次是人才问题。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并实现良性循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而人才是这一基本原则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村人才状态令人堪忧,而且近20年来人才流失从未停止,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虽然各地下大力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但效果仍待观察。

  刘志仁认为,乡村振兴,光靠外来输入人才是不够的,农民工应是吸引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调研的情况看,农民工中已涌现出许多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进不了城,又不想回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如果各级政府制定鼓励他们返乡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他们依然会回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一股潮流,各地政府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同时,目前四川、山东、河南、江西等省采取定向培养农村人才的办法,培养的农村人才中不仅有农业技术方面的,还有医疗、教育等其他领域的,这样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还有人心问题。千方百计提高政策落地率是取信于民的关键。据有关部门统计,从各领域的政策落实情况看,“三农”政策的落地率偏低。究其原因,不外乎农民及基层干部呼声低、落实政策能力所限以及轻农思想干扰等。政策落地率低,不仅延缓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速度,还会损害党和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形象。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已制定了中央一号文件,各有关部门也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必须建立严格的追责制,全面监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及乡村振兴规划的落地情况。

  除了人气、人才、人心外,刘志仁还特别讲到了农民组织建设问题。

  2017年12月中旬,国务院参事室国情调研组去广西百色市考察由国有大型企业华润集团与百色市共建的“华润希望小镇”,切身感受到建立农民自己组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百色“华润希望小镇”位于百色市右江区永乐乡,辖4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有348户1428人,是华润集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而捐建的首个“希望小镇”,也是广西目前建设规模最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小镇在组织重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实行城镇社区化管理;创建“农事村办”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化办公,居民实现办事不出村;推行“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居民议事会”民主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居民自治水平。目前,小镇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道路,成为“宜居、人文、活力”之镇。

  刘志仁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硕果累累,但也不乏缺憾,农民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便是其中之一。“华润希望小镇”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健全农民组织的方式,同时还充分说明了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