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喜迎幸福年

   日期:2018-02-14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20    评论:0    
核心提示:  时值腊月,年味渐浓。  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又一个“年关”,贫困户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相比以往有哪些变化?带着热

  时值腊月,年味渐浓。

  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又一个“年关”,贫困户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相比以往有哪些变化?带着热切的期许,日前,记者走访了辉南县朝阳镇部分农村,感受着来自脱贫“摘帽”农户家里暖暖的春意。

  “安乐窝”里升腾的欢喜

  伴着冬日中午温暖的阳光,马家岭村年过七旬的赵玉奇老人每天都会在村子里逛上一圈,走在新修的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上,逛逛村部广场上的文化长廊、看着邻里乡亲新建的粉墙红瓦、一排排统一整齐的房屋,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没扶贫以前,哪来这么好的道路和环境,现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感受着村里各项设施日趋完善,赵玉奇眼里流露出由衷的满足感。

  赵玉奇告诉记者,马家岭村地理位置偏僻,通往镇上的路都是土路,村里的巷道更是坑坑洼洼,多年来,但凡要出入村子都会走上很长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车子底盘被刮,轮子陷进泥坑,那是常有的事。路难行,让很多在外务工和进城的村民心里堵得慌。

  “现在好了,村里村外都铺上了沥青路,不但平常回村探亲的人多了,还把经济和人气也带活了。今年我把好多难得回来的亲戚都请到家里,热热闹闹过个大年。”赵玉奇满脸充满着幸福的期待。

  过年团聚,团圆饭必不可少。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更标志着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样的团圆饭,对张镇一家来说以前是从未有过的。45岁的张镇,因母亲和自己都患有较重的慢性病,治病就医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被选定为贫困户。

  往年过年,看着别人家张灯结彩,呼朋唤友,忙着置办各种年货,张镇的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家里连个像样的东西都拿不出来,咋叫亲友们来家里团年。

  可2018年,张镇的家里格外的喜庆热闹,大红的福字贴起来,漂亮的年画挂起来,赶在年前他把亲友叫到家里,杀了一头自己养殖的“黑山猪”,做了两大桌子“杀猪菜”,还把剩下的猪肉分送给亲友作为年货带上。

  提起这样的变化,张镇感慨地说:“是镇里扶贫的庭院养殖政策让我找到了出路,包保部门免费发放给我10头‘黑山猪’、600只鸡雏,又帮我凑够了启动资金,没有党这么好的扶贫政策,哪有我今天的好日子啊!”

  张镇自豪地告诉记者,2017年养的猪全部出栏,能收入2万多元,再加上以每只90元卖出去的320只鸡,全年收入近5万元。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为亲友奉上一顿亲情洋溢的团年饭,是他今年过年最心满意足的事。

  “党的政策不但帮我们脱贫,还给补贴,帮着重建房子。我70多岁了,能住进暖暖乎乎的新房子,我做梦都没想到啊。”谈起镇政府实施危旧房改造时盖的新房子,高桂清老人发自内心地感激和喜悦。

  高桂清老人和49岁的儿子王德录相依为命,王德录身体不是很好,不能出门打工,母子俩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是泥坯瓦顶的“老古董”,常年失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2017年夏天的一场大雨,差点把房子浇塌。

  “幸好镇上和村里的干部及时赶到,把我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才算躲过一劫。”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德录仍然心有余悸。

  如今,炉子里的柴火烧得正旺,屋子里暖意融融,洒满阳光的窗台上,几盆花草绿意盎然,墙上贴着大大的“福”字,透着喜悦和温馨。

  “以后什么样的天气,咱都不怕了。”住在政府帮着建的“安乐窝”里,高桂清母子满心欢喜。

  用行动兑现承诺

  年关将至,辉南县委书记张继顺来到长青村贫困户家里,将油、面等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中——

  双双对视的目光,股股涌动的暖流!

  长青村贫困户薛同福拉着张继顺的手,激动地说:“2017年政府帮着给房子重新进行了维修,还换了新窗户,年货都备齐了,就等欢欢喜喜过大年了。”感受着国家的好政策,薛同福心里很知足、很感激。

  “我们还要更加努力,积极地为贫困户排忧解难,脱贫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和记者说起脱贫扶贫之责,张继顺语气坚定也信心满满。

  让贫困群众欢乐祥和过大年,辉南大地兑现了最有力的承诺——

  脱贫攻坚开始以来,全县2328名党员干部同心勠力参与包保帮扶,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实现包保帮扶“一对一”全覆盖。143个3人以上的驻村工作队,覆盖了涉及贫困人口的137个行政村;

  到2017年末,整合各项涉农资金1.25亿元,实施农村公路、边沟、太阳能路灯、农田水利、文化体育、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78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结合“1+N”支持计划,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等方面分别制定各项补助、减免费用措施。2017年3项政策已投入200万元,计划到2020年投入达到500万元;

  在项目带动上因地制宜,围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资金收益等方向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了食用菌、中药材、日光温室、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28项,实现贫困村产业项目全覆盖;

  全面推行“整镇带动”发展模式,以乡镇为责任主体,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利益链接机制,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提供保障……

  对于贫困村的贫困农家来说,一年的扶贫成果决定着他们过年的质量,也决定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底气。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辉南县脱贫农户家的年味比往年更加浓烈:到2017年末,全县共有1783户、3616名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涌动中的又一波“春潮”

  新时期、新常态下,又一轮扶贫攻坚摆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要想实现进一步跨越,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脱贫致富,关键是自己要站起来,思想革新,自力更生,扶贫先扶志。”作为基层脱贫工作的“领头雁”,朝阳镇党委书记王述说出了问题的根本。

  村民杨景余的“致富方子”很有代表性。

  “2016年,我在镇里包保干部的引导下,在自家的院子里养了4头老母猪,经过近两年的发展,2017年靠卖仔猪,能净赚将近2万元钱。等到开春,就用这笔钱重新修建猪圈,再多进一头老母猪、买些饲料,就这样不断发展下去,生活就会越过越好了。”和大多数脱贫户一样,武家屯村患有小儿麻痹的杨景余,在镇里包保干部的带动下,他依托镇里推动的“庭院经济”政策,正确“开方”,主动出击,寻找出路,最终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按照这个“方子”,两个省级贫困村也走出了困境——

  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集体经济匮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技术手艺;思想观念陈旧,不能主动创新发展新产业……这曾是马家岭村和长青村的真实写照。

  政府的投入必不可少:2016年,在两个村的农田水利、路网桥涵、广场路灯、围墙栅栏、美化绿化、环境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等方面共投入资金1299万元;2017年,投入资金1356.7万元。

  自主创业更显后劲:两年来,两村共有549名贫困农民“瞄准了方向、铺起了底子、迈开了步子”!

  如今,马家岭村141户、229名贫困人口已经全部退出贫困行列,长青村也有87户、148名贫困人口退出贫困行列!

  在成功经验的指引下,朝阳镇今年的脱贫路径清晰可见:

  2018年,打造整镇扶贫带动新模式,利用现有效益较好的企业,整合资源,以固定资产质押方式注入扶贫资金,借助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全镇贫困户自主创业共同脱贫;成立绿色稻米生产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企业”的方式,整合资金200万元,以合作社入股三和农场和惠民育苗基地等企业的方式,年末进行利润分红;巩固壮大马家岭村16块高速路广告牌,温室大棚、长青村木耳基地等项目入股企业利润分红,垂钓园、蔬菜大棚出租,蒲公英基地扩大规模等产业项目。

  这些都是为贫困户带来长期效益的可靠保障!

  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完善了,生活也有了保障,昔日落后的贫困村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更可贵的是村民主动向精神文明、阳光自信和知性懂礼的转变。

  “这不,村里的环境美了,乡亲们也争着把自家院里院外收拾得整洁美观,门前的积雪也清理得干干净净,现在俺村有六七成的人家被评为‘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呢。”顺着马家岭村颇有些“墨水”的万正武手指的方向看去,对面几户人家气派的大铁门上挂着醒目的“美丽庭院”标牌,有几家还在院内挂上了高高的大红灯笼,红红的灯穗在风中轻轻飘荡,显现出浓浓的年味儿。

  “‘扶贫解困手牵手,共同致富心连心’,我准备把这句话写成对联,过年的时候贴在大门上!”万正武的话表达了在致富路上奔走的所有农民的美好心愿!

  新春报喜来,幸福频敲门。新的一年里,辉南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喜气,每一寸土地都升腾着希望! (李开宇 杜智超)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