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黑龙江双泉村:万亩低洼易涝地重现生机

   日期:2018-04-2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894    评论:0    
核心提示:  马明超 本网记者 刘伟林  春播时节,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双泉村万亩有机杂粮基地旁,十多个“小山包”依次排列。村党支部书

  马明超 本网记者 刘伟林

  春播时节,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双泉村万亩有机杂粮基地旁,十多个“小山包”依次排列。村党支部书记吴彦龙告诉记者,这全都是给有机田准备的有机肥。

  吴彦龙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些是从养殖场买来‘困’了一冬天的粪肥,用它来制作有机肥老好了!等杂粮播完,五一左右,就得着手沤肥了。”

  双泉村的万亩有机杂粮基地原来是低洼易涝的中低产田,从2015年开始,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指导下,他们利用当地秸秆、牛羊粪便等自然资源,同时积极清理河淤沟淤作为基质,按照一定比例堆沤有机肥,抛洒还田,同时,采取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米豆杂轮作等技术模式,提升土壤肥力,实现低洼类型区旱田黑土地的保护利用。

  基地以富硒杂粮产业为带动,主要种植矮高粱、红谷子、黑糜子、红小豆等10大类12个品种,全部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并成立了林夏富硒有机杂粮有限公司进行加工销售。基地已有6000亩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另有6000亩即将实现有机转换,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咱们农民对黑土地有着特别深的感情,通过近三年的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的实施,确实看到了土壤的变化,地比原来有劲了,瞅着黝黑黝黑的,抗旱抗涝能力还强了,农作物的品质也提升了,就觉得这地越伺候越喜欢。”吴彦龙深情的说。

  项目实施过程中,海伦市农业部门依托农业部有关单位、黑龙江省土肥站、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根据不同土壤、地块的实际,因地制宜,研究集成了肥沃耕层构建、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堆沤、轮作、低洼类型区及缓坡型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施肥五种技术,探索创新了玉米—大豆轮作、玉米—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大豆—大豆轮作、玉米—大豆—小麦(西瓜、毛葱)复种油菜轮作、种养循环生产五种模式。并注重与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互联网+农业”、打造农业品牌相结合。在项目区带动下,耕地轮作面积达到43万亩,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提升了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扩大了海伦农业的影响力,绿色、有机认证产品达到30个。

  通过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玉米亩均增产122斤,大豆亩均增产44.4斤,水稻亩均增产95斤,按照玉米价格0.65元/斤、大豆价格2元/斤、水稻价格1.5元/斤计算,三年总实施面积30万亩,通过产量提高增收2711.1万元,节本提质增收3,200余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打造绿色、有机富硒示范区面积5万亩,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年均可增效益6,000余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全市节本増效技术及黑士地保护利用模式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土壤养分和水分库容,疏松了土壤,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和风蚀、水蚀等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对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