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各地新闻

粮食丰 百姓安——记吉林省农科院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研团队

   日期:2018-06-20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54    评论:0    
核心提示: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在吉林省首批“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秉承“创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在吉林省首批“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秉承“创新、发展、求实”的科研精神,长期坚守在科研一线,承担国家和吉林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科研项目,聚焦区域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问题,刻苦攻关,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5项。团队不断突破关键技术,连续刷新超高产记录,创造了亩产1216.5公斤的高产记录,为实现吉林省粮食连续增产达到700亿斤的目标、推动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支团队就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研团队。

  团队成员最大年纪58岁,最小31岁,虽然年纪差别大,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黑,因为这支团队每年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

  “每年这个季节我们整个团队成员都在乡下,对如何及时施肥、中耕松土、提高地温等,都要给农民们想出具体办法。”王立春说。王立春是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也是这个团队的领头人。别看王立春今年58岁了,但工作起来的干劲儿丝毫不输年轻人。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和团队的成员们工作在农田里。眼下正值我省大田玉米出苗期,但由于降水不足,出苗较正常年份晚了7到10天,因此,今年他们格外忙碌,已经有好几个节假日没有休息了,一直忙着指导农民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减少损失,保证玉米到秋季能够正常成熟。

  团队骨干成员王永军研究员说,作物科学研究周期非常长,作物生长期是130天,生长期的前后两个月需要准备的环节很多,而且不可控制的因素也很多,这都需要他们工作在大田里边。大家都是从年头一直忙到年尾,下了很多功夫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研发的技术才能更具备可复制性和一致性。

  这是他们这支团队的工作常态,这样的坚持他们一干就是20多年。也正是这样的坚持,使他们在春玉米丰产增效、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节水灌溉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的自主研制成果在吉林大地上开花结果。超高产记录不断刷新,是这支团队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连续4年创雨养条件下春玉米高产记录,实现了由一亩超吨粮到十亩连片超吨粮,再到百亩全程机械化超高产目标;实现了半干旱区百亩连片全程机械化超高产田,平均亩产1136.1公斤;中部半湿润区超高产田,1亩实收亩产1186.1公斤;东部湿润区百亩连片全程机械化玉米超高产田平均亩产1216.5公斤,创雨养条件下我国春玉米亩产超吨粮的最高产量记录。同时,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品种优化技术成效突出,国产品种农华101、翔玉998、富民985等国产品种稳定超吨粮;湿润冷凉区玉米持续超高产技术取得突破;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成效显著……一项项成果、一个个突破和他们越来越黝黑的脸庞成正比,印证着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构建‘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首先要探讨这个品种的生产潜力,一定要符合实际,让农民有操作性,在实际生产中用得上。我们在一亩地上做成功了,那么再在100亩、1000亩这样一个范围内去操作,它的使用价值和意义就更大了。”王立春说。目前,这支团队形成的“中部半湿润区增密抗倒、西部半干旱区节水补灌和东部中熟品种密植高产”的技术模式,已成功应用于吉林省玉米主产区46%以上的面积,平均每亩增产46-70kg,对全省玉米产量增加的贡献达58%以上,为吉林省粮食持续增产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此项成果不仅推动了玉米栽培学的发展,丰富了耕作学的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袁隆平和刘更令院士等国内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

  一年又一年,春华秋实,王立春和他的团队在吉林农业丰产增收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汗水见证成长,他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绩:近年来,他们团队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团队扩大了,研究领域增加了,但他们在作物栽培和耕作方面默默钻研的初衷一直没有变。“退化黑土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是他们研究的课题之一,他们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持续攻关了35年,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率先系统揭示了东北黑土肥力演变规律,构建了黑土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寒区秸秆还田调氮、生物耦合土壤快速增碳提质技术,创立了我国独具特色的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2012年到2015年在东北三省累计推广4400多万亩,增产玉米140多万吨,增收30多亿元。陈温福、唐华俊等院士评价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无止境,创新永发展。“吉林省的玉米在全国是单产水平最高的,连续多年都是处于首位,但是它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我们又承担了‘十三五’期间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的重大专项,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如何以秸秆还田为基础,形成一套新的耕作制度,使我们的玉米产量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王立春说。

  新思路,新目标,和着新时代的鼓点,王立春和他的团队,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