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聚焦三农

来一场产业链的“革命”——探访延安农业“后整理”

   日期:2018-11-2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933    评论:0    
核心提示:来一场产业链的“革命”——探访延安农业“后整理”  本报采访组  延安,这是一个带有很强符号性的名字,红色印记深深烙在这

来一场产业链的“革命”

——探访延安农业“后整理”

  本报采访组

  延安,这是一个带有很强符号性的名字,红色印记深深烙在这片彪炳史册的热土上;这又是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地级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激荡在中国大地上的梦想,也同样在延安的黄土塬上沸腾。

  “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视察延安时的指示精神,牢牢镌刻在延安干部群众的心上。

  正是带着这样的嘱托,延安开启了发展新征程。如今的延安,从市委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从农业工作者到社会各界人士,从合作社理事长到淘宝店主,从普通种植户到城镇消费者,上上下下都在说着“后整理”。

  到底什么是“后整理”?“后整理”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带着这样的问题,苹果红了的时节,记者来到延安,实地探访延安农业的“后整理”。

  “后整理”瞄准传统农业的薄弱环节,是脱贫致富的渴望,是绿色发展的方向,也是产业升级的要求——

  让农民在全产业链上增收

  10月7日下午,51岁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盘龙村果农秦生平,已经是不知第几次站到智能选果线面前了。看着一筐筐苹果排着队被清洗烘干,又排着队,按直径75毫米、80毫米、85毫米、90毫米……精准分拣,自动滚到指定区域。他最终下了决心:“选果线好嘛,机器分级省了人工,分好级的果子还能卖上好价钱,今年苹果下来咱也要来用。”

  全市新建成的50条智能选果线,只是延安农业“后整理”中的一个环节。据介绍,“后整理”是指对农产品产后进行分拣、分级、冷藏、冷链、包装、加工、品牌、销售等后端的一系列整理过程。——它相当于一场农业产业链上的“革命”,瞄准的是传统农业容易忽略的部分。

  “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确保延安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这是我们最大的使命。”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我们的农业发展到今天,靠扩大面积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坚持在产业后端整理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让群众在全产业链上增收。”

  正是从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初心出发,延安市从2017年对苹果产业“后整理”作出总体部署,随后扩展到其它农业产业,“后整理”如火如荼地在黄土地上推开,传统农业绽露新颜。

  延安是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苹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一半,苹果产业收入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一半以上。然而,在很长时间里普通果农只会种不会卖,只知道大的一股脑儿卖给收购商,小的卖给果汁厂。“那时候,一斤苹果的地头价4.5元,转手卖到香港,一个苹果就卖20元。”10月9日在宜川县,香港互生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负责人安军宝,一边指导农民在田间地头初选,一边给记者回忆原来的卖果场景。

  这正是产业经济学中“微笑曲线”理论所揭示的现象:位于产业链两头的研发和市场环节,价值回报最丰厚;中间的生产环节,只能赚一点辛苦钱。

  “让我们的好苹果卖上好价钱,让贫困群众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这是我们推进‘后整理’的出发点和目标。”对于自己力推的“后整理”,徐新荣有着很深的思考,“‘后整理’的本质就是要牢固树立市场化思维,研究细分市场。我们现在就是要向产业链后端附加值高的加工、营销、创意等环节要空间、要效益、要产值,走一条装备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的新路。要力争用几年时间,通过‘后整理’让果农实现收入倍增。”

  “后整理”也是延安市践行“两山”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作为退耕还林的典范,延安把“黄土高坡”变成了“绿色高坡”。延安的林不仅是绿化林,更是经济林;延安再造的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从延安苹果产业综合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66万亩,已经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很显然,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靠面积增加已经远远不能支撑产值的大幅增长,必须摆脱粗放增长的老路;但离开了路径依赖,又怎样实现《延安市2018-2020年苹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的,苹果产业综合产值由100亿元提高到400亿元的跨越?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然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爱护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我们要通过‘后整理’,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走一条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的绿色之路。”延安市市长薛占海告诉记者。

  从1947年,延安种下第一批苹果树,到现在“延安苹果”“洛川苹果”享誉全国、知名世界,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长板优势领跑中国农产品的同时,产业链后端装备水平低、市场细分不足等短板也逐渐显现出来。

  “给别人送100车,如果一个有霉心病,就麻烦了。特别是做出口贸易,出了问题,就成了国际官司!”富县绿平果业公司的苹果远销印度、沙特、缅甸等国家,但一说起“人眼看,拿圈套”的苹果分选老方式,公司董事长张录平就提高了嗓门,“咱自己心里都不踏实啊,看不到苹果内部是啥情况!”

  延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是和全国一样的境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坚持质量兴农”,对延安来说,“后整理”正是落实文件精神的创新途径。“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分级分选、冷藏冷链、储藏包装、品牌打造、营销推介,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柯昌万说。

  像重视修路一样重视后端基础设施建设,像卖文创产品一样卖苹果,像城里人一样做电商、做期货——

  传统产业与现代市场要素联姻

  上了智能选果线一年多来,张录平终于可以放心了。

  对于选果线,果农秦生平看重的是省人工,张录平看重的则是精准监测,苹果通过机器时能自动分析糖度、农残、色度、果型等,还能根据糖度曲线,将肉眼看不出来的“霉心”苹果准确挑出来。

  “通过提升农产品分拣、包装的装备水平,降低了输出‘问题产品’的风险,这从本质上说,代表我们的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延安市农业局局长刘小鹏认为。

  选果线、气调库、冷链运输车,就好比产业前端的农机具、水利设施一样,都属于基础设施装备。“要想富,先修路。”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比拼的是设施装备水平。要像重视前端基础建设一样,聚焦产业后端设施短板。”

  近年来,通过“后整理”,延安对产业后端的设施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延安市果业局副局长王建锋告诉记者,在选果线建设方面,企业每投入100万元,就会获得政府补贴30万元,如果需要融资时,提供农业担保,还有政府贴息;气调库建设也有补贴和贴息贷款。

  如果说,收获、分装、贮存还算得上是农业,那么,“后整理”对农产品营销的推动,就远远超出了传统农业的范畴。

  国庆节期间,几个红通通、喜庆的苹果转爆了朋友圈,每个苹果上都写着一个字,组合起来正好是“国庆节快乐”的字样图案。

  对于“国庆苹果”的走俏,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党柏峰说,近年来,延安开发“爱情果”“生日果”“平安果”等贴字创意产品,积极打造节日爆款,在苹果食品属性之外,赋予它更有价值的文化属性,为延安苹果穿上“文化的马甲”,实现了苹果由“论斤卖”向“论个卖”的转变和农民收益的最大化。

  除了印字苹果,延安还开发出了“盆景苹果”,一盆可以卖到2000元,作为创意摆设,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为党的十九大献礼,丰富了延安苹果的文化内涵。延川县将“梁家河”品牌与知青文化联系起来,研发出知青苹果、知青苹果酒等系列产品,引发了一代人的时光回忆和精神共鸣。文化的寓意深远而持久,为延安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悠长的韵味。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陕北民歌唱出了塬与塬之间沟深路险,难以通行。但如今的农产品销售,穿上“文化马甲”,就好像“能招手”“有话拉”,而接下来紧跟互联网经济的风口,插上“电商翅膀”,更是让延安农产品飞出了梁峁,直达消费者手中。

  据悉,2017年底延安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常态化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比例达到65%以上。

  在黄陵县隆坊镇,记者看到,苹果交易中心专门设立了黄陵邮政局的电商网点。黄陵县委书记孟中华说,通过实施电商下乡工程,助力老百姓创业不出村、金融服务不出村、销售不出村、购物不出村。近年来,黄陵邮政局完成了黄陵镇村级69个站点的布置、装修和设备配备。2017年,邮寄出的苹果占到黄陵苹果销售寄递量的95%。

  线上销售全线飘红,线下专卖店也遍地开花。如今,走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时不时就会看到延安农产品专卖店,店内不仅有延安苹果,还有来自延安的杂粮、杂豆、深加工农产品等,延安特色农产品专卖店已经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设了332家。

  为了鼓励经营主体开设直销店,延安市委市政府设立了“直销店补贴”,在北上广深建设一个直销店,一次性补贴35万元,在其他城市建设一个直销店,一次性补贴20万元。

  优质鲜果卖完后,还剩下一些品相不好但品质也不差的“残次果”,这些“残次果”去哪里呢?走进宜川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体验店,记者看到,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酵素等苹果产品琳琅满目,深加工让“残次果”价值重现。

  三物公司的选择与宜川县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布局相契合。宜川县委副书记王晓春告诉记者,今年5月,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举办,其间,宜川县委、县政府组织了苹果产业后整理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对接座谈会,共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6亿元。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要素的汇聚。2017年12月,富县诚鑫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气调库成为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苹果交割库,把“期货+保险”引入到了富县的苹果产业中。

  富县副县长许新选解释说,有了期货,价格是透明的,这就保护了老百姓的收益,苹果按照期货价格出售,价格低了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赔付。这改变了增收方式,为好东西卖上好价钱又加了一道“保险”。

  “‘期货+保险’给农民吃了定心丸,给企业带来充裕的资金,把价格风险卸了一部分给资本市场,还增加了延安苹果的知名度。”诚鑫农牧公司总经理季双龙说。

  让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致富,让农业变得更为斑斓多姿,让一家一户的小农拥有更为真切的获得感——

  “后整理”荡起乡村涟漪

  10月16日,全国脱贫攻坚战再传捷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第二批85个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县的名单,其中,延安市延长县位列其中。

  对革命老区延安来说,这也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据悉,3年来,延安市累计实现15.75万人脱贫,贫困人口由20.52万人减少到4.7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3%。

  在黄陵县隆坊镇南河寨新村,比邻而建的一个个小院整齐干净。“这里的农民,家家都有几十万元的存款。”黄陵县副县长惠建国告诉记者。

  傍晚,59岁的陈立仁从苹果园里回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今年20多亩苹果又丰收了。13亩的那块果园的苹果这几天在地头一次性卖了13万元;另一块地的苹果留着没舍得卖。儿子开了一个网店,网上卖得价格高,估计就能到10万多元。儿子在西安卖,老陈在家里发货,电商渠道让老陈又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据介绍,仅仅是苹果“后整理”,延安市2017年就增收23.4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340元。

  “后整理”也为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选果线好啊,关键是我们用了还免交分选费。”宝塔区川口乡枣元村果农姬丕明告诉记者,儿子身体不好,曾让他家陷入贫困,靠着种苹果,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今年底,咱也能稳定脱贫了!”

  据介绍,延安市委、市政府组织321家企业(合作社)与涉果贫困户结对帮扶,通过免费分级、分拣、贮藏和高于市场价收购等措施,帮助涉果贫困户实现全产业链增收,累计增收5453万元,人均增收1014元。

  通过“后整理”,延安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据悉,2018年,延安新建智能选果线50条,总量达到56条,小时精选能力达到280吨;建成冷气库12万吨,冷气库总储能达到102万吨,新组建冷运公司6家,累计达到18家,新增冷藏运输车7辆,累计达到42辆。

  而且,延安农业产业精深加工呈现出集聚式、集群式发展态势。规划建设了洛川苹果、甘泉禽豆制品、宝塔农产品、志丹农畜产品、延川红枣、黄龙蜂产品、吴起林畜产品、子长薯产品等8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园区。新增果品精深加工企业3家,累计达到15家,年消耗鲜果能力达到30万吨。新增果网、果袋、纸箱、有机肥等加工企业8家,累计达到72家。

  用延安特有的地椒喂养,羊的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而不膻,延安“地椒羊肉”很受消费者欢迎。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延安羊的存栏数量也不断增加,由2008年的33万只攀升至目前的90多万只。

  延安市畜牧局畜牧科科长孙耀军介绍,延安注册了“安塞地椒羊肉”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在北京、天津、西安建成“地椒羊肉”直营窗口店。

  延安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大洛川苹果、延川红枣、延安小米、黄龙核桃、延安地椒羊等特色品牌。今年,发布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品牌体系正式形成,延安苹果产业进入有标可依的新时代。据相关机构评估,“洛川苹果”品牌评估价值提升至72.88亿元,较上年增加3.38亿元;“延安苹果”品牌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评估价值69.6亿元,双双闯入我国苹果品牌价值评估前三甲。

  “后整理”为延安农业带来了如此斑斓的变化,然而,它的价值还远不止农业本身,它在千百年来宁静的村落荡起了涟漪,为一家一户的小农带来了更为真切的获得感。乘着“后整理”的东风,延安开启了“三变”改革。

  一到达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就会被这里的美丽所吸引。记者采访时虽已是国庆假期的尾巴,但来这里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游客来这里采摘苹果享受农耕趣味,住住木屋、钓钓鱼享受休闲乐趣,跑跑卡丁车感受速度与激情,园区2017年8月份正式开园,当年游客量就达到了55万人,今年到现在已经有60多万人次。

  每名游客的消费,不仅成为开发方惠民公司的企业收入,更与村民的分红息息相关。“果园变资产,苹果变股金,果农变股农。”南沟惠民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张继斌说,“后整理”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增加了果农的分红。

  如今,“三变”改革在延安遍地开花。——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党支部带领村民集资入股参与兴办果品加工厂、运输公司等项目,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

  ——陕果集团流转土地6.5万亩发展高标准矮化果园,建立冷气库、选果线、交易市场等全产业链项目,与农民开展多种合作,农民有了“薪金、租金、股金”3份收入,走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新模式。

  ——富县绿平果业公司探索了农民管生产、合作社管服务、企业管加工和销售的“三兄弟”模式,采取保底分红或风险分红,分担农民销售风险,保障农民销售收入。

  ……

  以“后整理”为起点,延安农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和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中,开创着属于延安的创新探索之路。

  (采访组成员:何兰生申保珍江娜李国龙)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