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牛支书”丁琪的“牛路子”

   日期:2018-05-1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453    评论:0    
核心提示:新华社记者丁怡全吉哲鹏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吉哲鹏

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味道。

丁琪小时候,全家人靠吃玉米、土豆和山茅野菜为生。“那个时候,最期待的事就是过年能吃上口牛肉。总想着要是什么时候能天天吃上牛肉,不再过这种穷日子就更好了。”他说。

从1996年开始,丁琪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摆过地摊,开过美发店、饭馆。在这些“折腾”中,丁琪尝到了思想活络、敢想敢做的甜头,也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9年,丁琪决定在上高桥乡试试黄牛养殖。当时他只有开馆子攒下来的几万元,根据养殖场的选址和建设规模等等一测算,需要投入好几十万元,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眼前的困难并没有让丁琪退缩。他找到了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县畜牧局,帮助他申请到政府贴息贷款13万元,畜圈补助5万元,争取到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万元,农村信用社借款10万元,东拼西凑28万元……终于,一个占地2.2亩,集办公室、消毒室、草料室、加工房、防疫室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场全新“出炉”,被当地群众戏称为“牛公馆”。

“出栏的黄牛肉质特别好,销路也不错。”丁琪说,经过两年的摸索,他掌握了养牛的技术,找到了牛肉的市场。2011年,他在上高桥乡成立了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开手脚带着村民们一起养牛。

“一人富不算富,各民族兄弟富了才是真的富。”丁琪是回族村干部,又是合作社理事长,号召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走致富“牛路子”。目前全乡4000多户各族群众中,加入合作社的有1000余户,社员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合作社也成了“团结致富社”。

目前,琦鑫合作社分社已有4个。在发展中,琦鑫合作社还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已初步实现黄牛存栏4000多头,年生产加工肉制品400余吨,年产值1200余万元。

为了提高牛肉品质和村民们养牛的积极性,丁琪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帮扶措施:每个季度一次养殖技术指导;每户建30平方米标准化畜圈;每户建30立方青贮窖……2013年丁琪又创建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并主动申请成立琦鑫党支部,把发展愿望强烈、组织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优先吸纳到党支部来。

不管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中,还是团结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他始终怀着满腔热情,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2003年,丁琪带领群众实施饮水工程,完善了10余公里的管线,解决了200余户700多人的饮水问题。2008年上高桥乡遭遇50年不遇的冰凌灾害,他组织抢修队在短时间内就抢通了全乡的农村照明用电。

目前,新工厂正在建设,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可以提供45个就业岗位,满负荷生产的话,一年可生产牛肉1000吨,带动合作社养殖黄牛增加4000头,能带动2500余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继续团结一致走致富的‘牛路子’,让乡亲们都跟穷滋味说再见!”丁琪说。 据新华社昆明5月13日电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