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疫情下 养蜂人如何“追花逐蜜”?

   日期:2020-03-12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zgny.com    浏览:123    评论:0    
核心提示:入夜,帐篷里,养蜂人高磊和团队成员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商讨转场事宜。这是3月4日,云南罗平油菜地里的夜晚。1月底以来,


入夜,帐篷里,养蜂人高磊和团队成员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商讨转场事宜。

这是3月4日,云南罗平油菜地里的夜晚。

1月底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转场的养蜂人之间闲聊的话题,有些沉重。

先是四川养蜂人刘德成在云南易门等待转场期间自杀,再到前期封路、延迟抵达罗平带来蜂蜜减产,以及3月3日晚罗平那场将盛开的油菜花枝打落在地的冰雹,都引来大伙一阵唏嘘。

罗平油菜花的花期将尽,按计划,高磊和他的团队成员应于3月20日前带着蜜蜂赶到新疆莎车,继续履行他们与当地签订的农作物授粉协议。

离预定的转场时间还有10来天,却收到莎车当地农业部门反馈:入疆时间待定。

继续等待还是另择转场地?

杯盏相交间,高磊和蜂友们在商讨对策。


“养蜂人的苦,说起来都是泪”

今年46岁的高磊是河南人,1990年,16岁的他拜师学养蜂,随后开启了“追花逐蜜”的养蜂生涯。

在业内,转场赶花期的蜜蜂属于意大利蜜蜂,与本土的中华蜜蜂相比,意大利蜜蜂虽然产蜜量大,但自主生存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弱,既需要不断转场来保障蜂群繁殖产蜜,也需要人工精心照管除病。

云南赶油菜花、橡胶花、苕子花,四川、湖南、湖北赶油菜花,广东、广西、海南赶龙眼花、荔枝花,河南、陕西、山西赶槐花……

30年时间,高磊跑遍了大江南北。在这期间,他靠养蜂成家立业,目前已成为有4个徒弟、1300箱蜜蜂的养蜂大户。

近三年来,因与新疆几个地方的农业部门签订了农作物授粉协议,高磊的转场路线相对较为固定,一年基本就在新疆、云南来回跑。

每到一个地方,从货车上卸下蜂箱,搭好帐篷,高磊和妻子带着徒弟便开始忙碌起来。

先是挨箱查看蜜蜂繁殖状况,遇到蜜蜂发生蜂螨、孢子虫病等疾病,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检查完毕后,割蜜工作也随之紧锣密鼓地展开,直至花期结束。

一年四季奔波在外,风餐露宿的艰辛、远离人烟的孤独、身处异乡照顾不了老人孩子的无奈……

“养蜂人的苦,说起来都是泪。”高磊叹息道。

“最担心蜜蜂蜇到人,”话锋一转,高磊直言,每到一处,蜜蜂蜇到当地人,免不了产生一些纠纷,“送医、赔钱是常态。”

每天与蜜蜂打交道,养蜂人不会被蜇吗?

“不但会,还会被蜇很多次,多的时候一天要被蜇15到20次。”不过,对被蜜蜂蜇,高磊称早已习惯,“没有被蜇反而受不了。”

高磊解释,养蜂人常年在野外生活,帐篷下,被褥往木板上一铺就睡,环境阴冷潮湿,“如果没有蜜蜂蜇,风湿、类风湿早就缠上身了。”


转场受限蜂蜜减产,农作物也受波及

“春(立春)前不赶花,春(立春)后不落步;季节判输赢,输赢在蜜蜂。”这是高磊从师父那里学到的口诀,根据季节气候信息准确判断每一个季节的赶花路线,是养蜂人的生存之本。

但在自然灾害和疫情面前,经验再丰富的养蜂人,也会失算。

高磊原计划在1月31日左右从云南景洪转场至罗平,受疫情暴发后交通管制影响,他直到2月20日才抵达罗平。没想到在3月3日,罗平又下了场冰雹。

“遇到蜜源不足时,只能靠喂白糖维持蜂群的生存。”

高磊估算,他今年在罗平期间的油菜蜜产量比往年减少了至少一半。

今年养蜂人在罗平期间的减产情况,在收购高磊蜂蜜的云南某蜂蜜生产加工企业那里得到了印证。据该企业总经理丁畅介绍,包括高磊在内,在云南境内每年有350户养蜂户向她的企业供应蜂蜜,目前公司在罗平的采购工作已经结束,据估算,今年转场罗平的蜂场数量比往年减少了一半,公司在罗平的采购量相比去年也减少了40%。

“特殊时期,需要我们共克时艰。”为尽可能降低养蜂户的损失,对高磊这样的长期合作户,丁畅的公司预先支付了收购预付款,并保证收购他们在云南转场期间的全部产品。同时,还为合作养蜂户及时送去了早春产蜜所需的包装桶,提供低价花粉饲喂蜜蜂,竭尽全力帮助养蜂户止损。

“养蜂跟农业息息相关,养蜂人不能顺利转场,蜜蜂授不了粉,农作物产量也会受影响。”据高磊在罗平期间的观察,往年蜜蜂及时转场到位,一个油菜荚中最多可以产25颗油菜籽,而今年一个油菜荚最多只有18颗油菜籽。

蜜蜂不能及时授粉,是否会对云南的农作物带来影响?

对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蜜蜂研发中心主任赵洪木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养蜂户在云南各地的转场受到一定限制,像罗平这样油菜面积较大的地方不能及时授粉,油菜产籽率会受一定影响。但1-2月期间,云南大部分农作物还没有开花,蜜蜂授粉不足对云南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较小。而随着2月中下旬交通管制的逐渐放开,养蜂户在省内转场已基本不受限制。


转场养蜂行业“弱不禁风”

与高磊不同,今年32岁的云南石林人李海属于子承父业,现有蜜蜂480箱,因为数量较少,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李海都待在石林境内,3月底才会转场景洪赶橡胶花,3个月后再启程前往省外,至9月后再返回家乡。

对李海而言,养蜂比打工自由,如果一切顺利,480箱蜜蜂一年纯收入至少有10多万元。

尽管如此,如果能够重新选择,李海表示他不会再养蜂。“一年四季精力都要花在蜜蜂身上,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他说。

防疫交通管控期间,李海还没有开始转场,损失基本没有,但他也坦言,对“追花逐蜜”的养蜂人来说,采蜜完全是靠天吃饭,灾害天气和转场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等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每年收入不稳定。

除此之外,转场养蜂行业还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

丁畅介绍,目前转场的养蜂人大多是夫妻搭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年轻人大多不愿意进入该行业。

“现在一个月开出五六千元工资,包吃包住,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进来。”高磊表示,像他这样还能带几个徒弟四处转场的养蜂户在业内已不多见。

“风土人情不了解,就不要干这一行。”高磊指出,要学养蜂,3年的历练必不可少。技术层面,1年的时间基本可以掌握,但对转场流程、转场地风土人情的掌握,需要更多的磨练,而这是保障在每一个转场地立足的关键。

他解释称,每一个养蜂人转场时,目标转场地的花期信息和场地租赁,都要仰仗之前在转场地建立的熟人网络提供。遇到蜜蜂蜇到路人的纠纷、部分当地人欺生等突发事件,了解风土人情,处理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

让高磊自豪的是,到目前为止,他总共带出了30多个徒弟。

但对于自己的两个孩子,高磊希望通过养蜂多挣点钱,尽力为他们提供好的教育。

“不想再让孩子来接班。”他说。


“这里遭受损失,下一个转场地总会有收获”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影响,我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多年的养蜂经历,让高磊在面对突发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时多了份坦然。

“不可能一直有灾害,也不可能一直有疫情。”说完,他接着补充道:“这里遭受损失,下一个转场地总会有收获。”

煎熬几日后,3月10日,高磊和他的团队成员终于收到了可以按时转场莎车的信息。

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这两天,高磊四处在联系车辆,计划在3月14日前装运启程。

此后的几个月,他将这样安排:3-4月转场莎车、4-5月转场阿克苏、5-6月转场石河子、6月下旬转场阿勒泰,9月后让蜜蜂在新疆短暂冬眠一段时间,11月又将回到云南。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这是蜜蜂辛勤采蜜的真实写照,也是“追花逐蜜”的养蜂人的真实境遇。

这些年,四处漂泊,辛苦归辛苦,谈及收获,高磊哈哈一笑,完了,有些骄傲地答道:“最大的收获是借助养蜂转场的机会,祖国的山山水水都游了个遍。”

李海也表示,今年在景洪的花期结束后,他和妻子打算前往甘肃酒泉。“趁年轻,尽量选择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转场。”他说。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