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沧州日报 | “边马葡萄”串起好日子——探密农民吴广杰的致富路

   日期:2020-0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作者:zgny.com    浏览:809    评论:0    
核心提示:提示:献县十五级乡边马村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全村有100多户农民种植葡萄。他们是怎样从“土里刨食”走上“土里刨金”

提示:献县十五级乡边马村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全村有100多户农民种植葡萄。他们是怎样从“土里刨食”走上“土里刨金”致富路的?记者来到献县阳光葡萄合作社种植户吴广杰的大棚里,透过一位农民的发展经历,找寻致富的“金钥匙”。

“边马葡萄”串起好日子

——探密农民吴广杰的致富路

从小打小闹到承包土地种植

“我年轻时就种植葡萄,到现在已种了30多年了。可以说,我是靠种葡萄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的,对葡萄种植有很深的感情。”近日,献县阳光葡萄合作社负责人、64岁的农民吴广杰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吴广杰是献县十五级乡边马村人,这个村位于子牙老河旁,多数土地都在子牙老河的河套内。

“当时我家里种了5亩葡萄,都是露天种植。一般一亩地能产2000多公斤,一亩一年的收入能有五六千元。”吴广杰介绍,种植葡萄收入还可以,他家算是村里比较富裕的户。但是这小打小闹的,距离发家还有一定差距,就这样过了10多年,规模一直没有扩大。

“十五级乡实施‘一村一品’项目,推动农村发展特色种植。边马村紧邻子牙老河,河套内都是沙土地,适合葡萄种植。因此,我们提出边马村大力发展葡萄种植,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十五级乡党委书记朱亚林介绍,2009年的时候,通过乡里的引导,边马村葡萄种植上了规模,吴广杰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们5家联合起来,在河套内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了70多亩地,承包期是15年。”吴广杰介绍,当年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献县阳光葡萄合作社。在村干部帮忙下,从山东德州引进了葡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河套的地都是沙土地,不算好地,一般都种红薯和谷子等。他们承包过来后,建起了13个大棚,一个大棚占地2亩多,试种大棚葡萄,还种植了部分露天葡萄。就这样,吴广杰走上了规模种植葡萄的道路。

从联合发展到独家经营

“子牙老河种植的葡萄口感好、品质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按理说,联合经营是一条共同致富之路。然而,承包后的第二年,其他4家就退了股。”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吴广杰说,第一是由于葡萄种植有一个生产期,前两年只有投入,没有效益。发展合作社,需要盖房、建棚、引进苗种等,这么大的投入让每个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资金的难题,第一年建大棚,他们只让人家建了2个大棚,花了6万多元。为了节省资金,剩余的大棚,他们自己拉料、自己出工,建起了11个大棚,节省了近一半的料钱和人工费。第二个原因是规模较小。由于有5个股,每个股仅10多亩地,不利于发展。

经过协商,其他4家提出退股,到自己地里种植葡萄,或再承包土地种植大棚。面对这样的变故,吴广杰没有失去信心,决定自己独家经营,一定要把合作社办好。由于有技术,肯吃苦,葡萄种植的第三年实现丰产,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7元。除去人工成本、生产投入等,每亩平均收入5000元,当年的葡萄收益35万元。

有了这一笔收入,更加坚定了吴广杰发展特色种植的信念。他到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学习种植经验,引进优良品种,葡萄种植走上了稳步、良性的发展轨道。

从集中上市到错季采摘

“‘边马葡萄’如今出了名,还打入了天津、山东、石家庄等大城市,但集中上市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因此,我在错季成熟上做文章,实现了早中晚三期上市。”吴广杰介绍,他种植的葡萄有夏黑、巨峰、京亚、红太阳等多个优质品种,有大棚种植,还有露天种植,通过对品种的温度调节,实现了多期上市,获得了更好的效益。

“6月初是我们合作社最早上市的第一批温室葡萄,每公斤批发价格达到10元。7月份左右,第二批温室葡萄上市,每公斤批发价格达到6元。9月底,第三批露天葡萄上市,每公斤批发价格达到4元。”吴广杰说,这样错季种植既能卖出理想的价格,又能保证长时间供应市场。

“自己到大棚里摘葡萄真是太好了,既能体验到采摘的快乐,又能吃到最新鲜的葡萄。”游客王玲玲拿着一串串带着露珠的葡萄,采下一颗放到嘴里,一个劲地说甜。

吴广杰介绍,合作社除了种植葡萄外,还利用空闲的时间,间种西瓜和蔬菜,除了批发外,还吸引游客到大棚里采摘。这样,既能增加人气,提高知名度,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看着这么好的葡萄就收不住手,我一个人就摘了3箱。摘的多了,人家还负责推到路边,搬到车上。”游客王运红说,她回家后除了自己家吃外,还要送给邻居一箱,让他们也尝一尝。

从一家致富到全村脱贫

“我家里的5亩地都承包给了合作社,一年承包费就4000元。”正在合作社打工的农民吴俊奎说,原来自己种地,受苦受累不说,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钱。现在,他还能外出打工,再挣一份工资。

“到我们这里打工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多数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是轻松的活儿,每天每人收入50多元。”边马村党支部书记王培中介绍,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让带头人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一村一品’项目的实施,使边马村涌现了许多葡萄种植户。全村500户,有100多户种植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地,使子牙老河套这个种植效益低下的沙地,变成葡萄种植区,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朱亚林说,从一户种植带动一大片,到多户种植带动一个村,基本上边马村农户都从事葡萄种植这一行业。他们有的自己种,有的给别人打工挣工资,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谈到下一步计划,朱亚林表示,乡里计划引导农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质品种,打响“边马葡萄”品牌。同时,与北京、天津大型超市进行合作,签订购销合同,改变一家一户进行销售的模式,打响规模效应,提高抗风险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