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大美青海看小康:高原上的“花样”小康

   日期:2020-09-1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758    评论:0    
核心提示:唐正福、都进财、边章文、史进明,这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中庄村四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名字。1958年,中庄村被列为行政村,

唐正福、都进财、边章文、史进明,这是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中庄村四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名字。1958年,中庄村被列为行政村,成立了西宁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唐正福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2014年,史进明当选第四任党支部书记。虽然处在不同的年代,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中庄村的展厅里,各种资料记录着村子的发展历史,也记录了这四位村党支部书记为村里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的感人事迹。他们带领群众发展种养业,创立村办企业,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史进明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守好家,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更加富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走向小康的这条路上,青海越来越多的村找准了自己的发展路子,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吃上“生态饭” 小康路更宽

在西宁市大通县朔北乡,有一个名叫“窎沟”的地方。从字典里查阅,“窎”意为“深远、遥远”,可见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的偏远。“偏远”常常跟“山村”联系在一起,“山村”又和“穷”脱不了关系。窎沟里分散着不少村落,如东至沟、边麻沟,前些年都是以“穷”著称,村民靠种地只能管温饱。

生活的艰难各有不同,但说到底都逃不过两个字——收入。东至沟村村民赵文科深有体会。2015年,赵文科家中父母残疾病重,两个孩子嗷嗷待哺,生活上入不敷出,重担都压在他和妻子的肩上。赵文科说,最需要用钱的时候,家里连1000元都拿不出来。

在离东至沟村不远的边麻沟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过惯了穷日子的村民心底里一直都埋藏着一个想法。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说,只在种地这条路上走下去,村里人怕是没有什么出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不能丢,但大家要努力换个活法。

终于,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窎沟,唤醒了这里沉睡已久的一草一木。“偏远”的确很远,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凭着天然的生态优势,这里迈出了乡村旅游的步子。

2016年,边麻沟村“花海”景区正式开张迎客,仿佛一夜间,这里成了很多青海人旅游打卡的乡村景点。让边麻沟村人没想到的是,当年景区游客数量超过30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突破100万元,带动村里其他收入400多万元。李培东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我们捧上了生态的‘金饭碗’。”

边麻沟村火了,东至沟村也火了。每到夏天,游客想要入住东至沟村的小木屋,必须提前预订。赵文科说:“村里旅游越来越红火,我承包的旅游餐厅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的收入有2000多元,比以前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还多。”

  走好“改革路” 发展添活力

黄南州泽库县拉格日村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村。曾经长期在传统生产方式下,随着牧业人口增多,过度放牧带来的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呈现出“草原退化-牲畜无草可食-牧民无法养畜”的状况。2010年底,全村人均收入仅有2500元。

改变困境,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方式——从索取转向保护、走草畜平衡的路子。2011年,拉格日村在时任二社社长俄多的带领下成立了合作社,推行以草定畜、牛羊组群、划区轮牧,让草场得到最大程度的休养生息。

回想当时的状况,俄多记忆犹新,他说,当时成立合作社并用这样的方式放牧,很多人都不理解,现在大家都从中受益了,不仅草原的生态越来越好,而且收入也越来越高。

后来,俄多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拉格日村发展的步伐更快了。俄多深知,村子要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变,生产、经营方式要变,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要变。2017年启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拉格日村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9年底,拉格日村合作社分红57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是2010年底的6倍。

拉格日村的变化只是青海省广大农村牧区深入改革的一个缩影。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从农村到牧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子愈发宽阔,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农牧民收入节节攀升。青海已有120多万户农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如今,西宁市城东区韵家口镇中庄村的500多户村民,告别小平房,搬进大楼房,户户都有小汽车,年年还能拿到村集体的分红。对于现在的生活,村民刘兴帮很满足,他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儿每月能领到村里1300元的养老钱,年底还有4200元的分红。以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打好“产业牌” 增收可持续

盘绣是中国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也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胡兰索卡的名字家喻户晓。胡兰索卡不仅有着一手精湛的盘绣技艺,她还把盘绣做成了产业,并带领村里的妇女一起脱贫致富。

胡兰索卡家的院子被布置成了简易工坊。七八个土族绣娘围坐在桌子旁,一边飞针走线,一边吟唱土族民歌,绣出纷繁图案,唱出幸福生活。

胡兰索卡告诉记者,土族人祖祖辈辈都只是把盘绣当作一门传承的手艺,直到村里的一位老人麻宝琴把自己的绣品出售后,她才恍然大悟,要是能把这个市场打开,对村里的妇女来说,或许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为此,胡兰索卡开始与县文化馆对接,在寻求帮助的同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2017年,胡兰索卡拿出家中全部积蓄正式创办互助县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她说:“‘索兰卡’的意思是‘彩虹’,希望盘绣产业发展能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姿。”如今,胡兰索卡的公司已经吸收了本村及周边村140多位绣娘,2019年纯利润达到17万元。

在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的盘绣园中,大到挂画、茶席、背包,小到口罩、领带、茶杯垫、小挂件等,形形色色的盘绣产品应有尽有。目前,盘绣园带动农户14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绣娘145人,其中骨干绣娘50人。2017年8月正式开园以来,每位绣娘平均在家门口就能收入2800元左右。绣娘们说,从山上搬下来,不仅住上了新房,还有稳定的收入,这日子真不错。

像这样的盘绣工坊、公司,在互助县还有许多。他们大多采用了相同的运营模式,即“公司+基地+农户”。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哈承清告诉记者,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基地有22个,有效带动群众1100多人。仅班彦一个村,2017年6月至今,盘绣收入达到213万元。

如今,土族盘绣、藏绣等青海特色刺绣又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青绣”,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弘扬保护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手艺。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