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追记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乡村医生郑太红

   日期:2017-09-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zgny.com    浏览:179    评论:0    
核心提示:  紫鹊界下“红医生”  ——追记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乡村医生郑太红  作者:本报记者唐湘岳  郑太红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紫鹊界下“红医生”

  ——追记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乡村医生郑太红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郑太红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柳白村的乡村医生。老百姓尊称他——红医生。

  今年5月30日端午节,43岁的红医生突然病逝,1000多名老百姓自发为他送行。清理他的遗物时,家人发现了1799笔账单——郑太红从医13年间替老百姓垫付医药费的原始记录。

  账单面前,无人不敬佩不怀念这位贫困村里的红医生。

  近日,记者来到柳白村追寻藏在账单里面的故事。

  赊账单

  这1799笔账目分别记在4个小本子里,一共涉及1046个名字。有的名字后面是一连串相加的数字,大部分数字又被主人划掉了。

  郑太红的妻子袁云华说:“划掉的表示归还了。”

  记者梳理出没被划掉,直到红医生去世还欠着的账目,一共125笔,累计金额127869元。

  水车镇镇长李劲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笔赊账?我们新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柳白村是省定贫困村。水车镇与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交界,红医生出诊大大超出本村范围,覆盖方圆百里,找他的大部分是贫困患者。”

  柳白村贫困户谢伟华撩起4岁儿子谢志平的衣服,露出伤疤:“志平两岁时从楼上摔下来,被瓦片划出几寸长的口子。我在外打工,老婆抱着志平找红医生救命。红医生检查伤口后说,他没条件做手术,要赶紧送医院。我老婆哭,没钱啊!红医生立马掏出身上的2000元,又联系车子送去最近的医院。2016年3月我腰椎间盘突出,痛得爬不起来,也是红医生治好的。红医生不收门诊费、出诊费,只收基本药费,一时拿不出钱的就先欠着,宽裕的时候再还。我还欠红医生333元。”

  日记本

  红医生的卫生室,医学书码起来像座山,25本医学笔记和日记本记录着他从医的艰辛历程。

  郑太红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1986年读完初中就南下打工,赚钱支持两个弟弟完成学业。看到许多家庭因病致贫,他返乡立志当一名乡村医生。2001年他来到娄底市卫生学校中西医结合班接受正规教育,2004年中专毕业当上乡村医生,2005年通过考试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2011年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2014年获得中医执业药师资格证,2015年参加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名老中医师承班”。

  日记本里的主题全是关于学习和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思考。

  2007年1月19日,他写道:“我时刻在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应时刻警告自己,临床工作应特别慎重啊,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当工作时,认真投入到工作中去,休息时,应认真投入到学习中去,检讨、检验自己的过去,寻找最佳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创造最大的作用。”

  他在日记里多次提醒自己:“最近太累了,要注意一下身体。”可他没有听自己的话。

  摩托车

  一辆红色的摩托车停在家门口,里程表永远定格在8065公里。

  妻子袁云华一遍一遍擦拭着摩托车:“这是当医生后买的第4辆,才几个月就跑旧了,油箱上这个掉漆的地方是药箱磨的。摩托车、药箱、手机是他的三件宝。2009年有一天晚上9点多接到求医电话,患者脑梗塞头痛得不行了,太红背起药箱骑上摩托就走。不到半小时,他又打转回来,全身湿透了。我问怎么了,他脸色铁青回答,不走运,药箱被冲走了。去病人家抄近道可少走10公里,但要过条小河。平日水浅他骑摩托一加油就冲过去了,那天涨水,他连人带车被掀翻在河里,药箱也被冲走了。他从水里爬起来推着摩托车上了岸,回到诊所拿起备用药箱又要走。我劝他歇歇,换了衣服再走。他说病人痛得要命呐,等不得。他又冲出去了。他真是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

  “今年1月一个下雪天,三更半夜我孙子拉肚子。电话打到外村的红医生那儿。3点打的电话,5点他才走到。他离我家13公里,平时骑摩托用不了很久,那天下雪结冰,他是走来的啊!”水车镇荆竹村村主任杨如和说,“那么黑的夜,那么长的山路,一个人背着药箱冒着雪踏着冰,一步一步整整走了两个小时。一想起这些,我就忍不住……”

  水车镇卫生院副院长邹赫说:“全镇35个村医,郑太红给我的印象是爱学习、一身泥。那次开乡村医生例会,我批评他迟到了。后来才知道,他是下雨天去看病人,摔跤扭伤了脚,一瘸一拐才迟到的。一辆摩托就是他的全天候救护车。白天在卫生室接诊,晚上下村调查,全村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他都了如指掌。明明是老百姓亏欠他的钱,可他总说亏欠了老百姓的期待,‘让老百姓少生病,少花钱才是我们医生的最高追求’。5月26日是他最后一次健康讲座,这样的中国好声音难道从此消逝了吗?我伤心。”

  手机

  5月28日晚,袁云华对郑太红说:“你当医生这么多年,没好好吃一顿饭,没睡一个安稳觉,都瘦成这样了,能不能把手机关了睡觉啊?”

  郑太红回答:“手机是救命的,怎么能关啊?关了反而睡不着。”

  5月29日上午,郑太红在卫生室接诊了6个病人,下午3时去镇上拿宣传资料,妻子搭丈夫的摩托车去镇上走亲戚。途中手机响,红医生把摩托停在路边,答应患者从镇上回来就去看。晚上9点多,红医生出诊完回到诊所,又在整理公共卫生服务资料。5月30日凌晨5时,住亲戚家的妻子接到郑太红电话:“我很难受,你快来……”

  这是红医生为自己打出的第一个救命电话,也是人生最后一个电话。

  人们赶到诊所,他已经倒在接诊过无数病人的桌子前,手机还紧紧握在手里。

  纪念碑

  老百姓带记者去看纪念碑,说是红医生生前就有的。

  原来,是块修路的功德碑,乡亲们把捐钱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红医生第一个捐,捐得最多,1200元,名字刻在第一行。

  村党支部书记杨玲姣说:“除了给患者赊账,修路他捐钱,村民家失火他捐钱,贫困户生活求援他帮助,还连续两年参加义务献血。他是老百姓心中的道德模范,所以乡亲们才把那块路碑当成了红医生的纪念碑。”

  红医生接诊的最后一个病人家属、水车镇正龙村5组村民袁小清说:“这几年,红医生义务来我家治病不少于500次,到现在我还欠他6000多元,也不知道有没有记在他的账单上。这笔钱我们将来是肯定要还的。欠他的钱还得清,欠他的情哪里还得清啊?我们水车镇有个紫鹊界,那里的梯田很神奇,从不干涸,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山顶那块梯田,是个‘心’的形状。紫鹊界有个最美的‘心’,柳白村也有个最美的心,这是一个救命医生的爱心与良心!”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