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杨新芳:返乡创业助扶贫 让农产品远飘芳香

   日期:2018-09-1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zgny.com    浏览:141    评论:0    
核心提示:返乡创业助扶贫让农产品远飘芳香——河南省平舆县青年杨新芳创业记  杨新芳扶贫分红仪式上向困难家庭孩子发放助学金陪同上级领

返乡创业助扶贫让农产品远飘芳香

——河南省平舆县青年杨新芳创业记

  

杨新芳

扶贫分红仪式上向困难家庭孩子发放助学金

陪同上级领导来公司视察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本报记者 崔斌伟报道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这句话,在河南省东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平舆县叫得格外响亮,其中,尤以因明末闯王时期大将李旗屯兵而得名的李屯镇为甚。 

  该镇80后杨新芳,更是因为流转土地3000多亩,年产值6000多万元,带动800多名农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80多人),而成为当地青年创业、助力扶贫的榜样。  

  永护军徽上的泽光  

  1984年,杨新芳出生在平舆县李屯镇林庄一户再普通不过的农户家。村庄落后,家境清贫,但村民淳朴、善良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当下,在林庄提及杨新芳,很多村民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奖道:“这孩子,有思路、有魄力、有爱心、重乡情!”而提及他的童年,很多老人会说,这孩子小时候就爱争强好胜,倔得很!  

  初中毕业后,杨新芳实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走进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作为在平原地区长大的孩子,第一次穿着军装远眺波涛汹涌的大海,他便倔强地下定决心:决不能平平庸庸返家乡! 

  在部队期间,他刻苦训练,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认真学习和磨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次取得部队的表彰。彼时是杨新芳上级领导的梁某平,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时说:复原时,部队真不想放他走。   

  回到地方,杨新芳并没有徘徊和迷茫,在战友们尚在享受回家团聚的喜悦时,他就背起了南下的行囊,只身一人来到福建,成为某一款刚上市饮料的区域推销员。   

  举目无亲的陌生环境、费劲辨析的方言、巨大的饮食差异……尤其是,几近为零的销售技巧、销售经验,让初来乍到的杨新芳吃尽了苦头。   

  拿着地图好不容易找到客户所在地,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轰出门外;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吃碗泡面或啃几口干馒头作充饥;几经周转,好不容易谈成单生意,又突然被客户毁约……这些难处和委屈,均未能击垮杨新芳干出一番成绩的信心和决心,因为他时刻告诫自己:一日为兵,终生烙印,轻易言败就是给解放军的军徽抹黑。   

  天道酬勤,终有果。在杨新芳的锲而不舍、不畏辛劳的努力下,他所推销的新款饮料逐渐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市场占有量也逐年提高。复员不到两年,年轻的销售员杨新芳的业务提成加绩效奖励,就已经达到12万元/年。   

  乡土亲情的眷恋   

  依靠自己的勤勉,二十三四岁的杨新芳就实现了很多同龄人梦寐的财务自由。虽然他在福建找到了人生的伴侣,但故土一望无垠的绿油油麦田,常常跃入他的梦乡。老家丰收时的麦香,仿佛总能跨山越河千里,飘到他的身旁。   

  “回家创业!”成为他彼时的新目标和难于劝改的梦想。在经过全方位的政策学习、市场研判后,2011年,杨新芳怀揣对现代农业的憧憬回到家乡。他与几个朋友一起注册成立了河南省鑫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芳农业公司),并在紧邻驻马店市区的遂平县石寨铺镇流转了500亩土地,开始种植绿色蔬菜。那年他才26岁。   

  对于他的这次重大选择,身边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其父母反对声最为强烈。“我们家世代为农,深知种田苦、累,还不挣钱,咱们好不容易地进了城,你咋又想着回农村扒土坷垃?”父亲嗔怪道。   

  他央求道:“爸、妈,我还年轻,就让我试一把吧?”   

  倔而不莽撞,有魄力还三思。蔬菜种植前期,杨新芳遍访了北京郊区、郑州周边、山东寿光、江苏等多个农业生产基地,摸市场、选品种、学技术、聊管理,并多次到河南省农业大学请教专家。   

  “让鑫芳农业公司的绿色蔬菜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让百姓吃上放心蔬菜!”这是杨新芳一踏上种植基地,便向员工反复强调的要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残酷。由于种植经验不足,对市场行情掌握不清,品种多而不专,以及投入成本过大,鑫芳农业公司在市场上销售的蔬果,虽然质优,但因为价格不占优势,企业难以产生利润。为效仿大城市、发达地区采用的“基地+社区”经营模式,杨新芳曾在某大型社区门口尝试开设蔬果直营店,意图实现无中介的“直通车”零售模式。但此次的试水,又因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问题,而再次败北。   

  “难道我的创业方向选择错了?”遭遇身边朋友当面或背后的奚落后,杨新芳不停地反思着过往。   

  方向没有错,汗水更没少付出,但盲目地跟风,过度地追求品种的丰富性,而忽略了产品精专、品牌塑造的重要性,这是费钱劳神而没有成功的根源,更是与现代农业的定位不符。   

  百折不挠,不轻易言败!杨新芳在多人的质疑目光下,再次踏上通过做专做强现代农业,带富一方乡亲的求索路。   

  寄托在绿藤上的梦想   

  考虑到家乡缺乏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脱贫任务又很艰巨,2013年,杨新芳经过深思熟虑,把此次创业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基地选定在老家平舆县李屯镇。他返乡后先修通了道路,然后通过800~900元/亩进行土地流转。   

  2015年10月,他洞察市场商机,通过苦口婆心地劝告、保底回收的承诺,以及公司先期投资的保障,好不容易聚集了当地少数农民试种650亩大蒜。   

  该村村干部闻小好至今还记得杨新芳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的样儿。“我们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家的农户以中老年为主,因为经验主义、老思想作怪,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杨新芳讲的规模化种植、现代农业布局,甚至有人私下冷嘲热讽地议论:‘一个常年在外奔波,估计连锄把子都忘了怎么握的年轻人,还想忽悠我们这些老把式陪他一起搞农业。’直到杨新芳拍着胸脯保证,并拿出一部分预付款,才有个别人愿意一试!”   

  初次尝试种植大蒜,去除成本,农户一亩地至少收益3000多元,是种粮食收入的三倍。这让观望的农民逐渐地愿意流转土地、跟随杨新芳搞种植。   

  西红柿,学名叫蕃茄,它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并且市场消费量大,有耐储存、运输的特点。   

  经过专家论证,市场调研,多方研判,杨新芳决定通过建设现代化大棚,选种优种西红柿,再次启航他的“促一方经济、富万千民众,让耕者有其利、食者有其益”的梦想。他的这个周密想法,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和鼎力支持。   

  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鑫芳农业公司以种植西红柿为主打,实行统一引种、统一技术、统一示范推广、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该公司种植的西红柿一问世就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远销深圳等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   

  待销售渠道畅通后,杨新芳便把更多的目光放到带动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在招人、雇工、流转土地、分红等常规的帮助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杨新芳又探索激发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上,他把设施完善(每座投资30多万元、占地3亩多)的近百个大棚承租给贫困户或者是农户,种植户无需先期投入,仅需要按公司规范,提供日常劳作,鑫芳农业公司提供保底价回购,灾情补偿,每个种植户每月稳稳妥妥地可以拿到不低于3000元的收入。   

  如今,他的公司流转土地近3000亩,与平舆县李屯镇1043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合作协议,吸纳86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80多人,实现企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双赢目标。杨新芳计划,公司力争用三年时间,成为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并流转土地10000亩,为附近留守人员和贫困户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从不懈怠的帮扶情   

  如今,杨新芳当选了驻马店市人大代表,获得过全市五四青年奖章、平舆县返乡创业之星、平舆县劳动模范等多个奖励和荣誉称号。   

  荣誉的取得,不仅仅是因为他经营企业的成功,也不仅仅局限于他打造了一个致富增收的扶贫产业,这里还较为系统地思量了杨新芳的正能量引领作用,多年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无论是在渤海岸边服兵役,还是在“八山一水一分田”闽地做推销员,杨新芳都力所能及地帮扶身边有困难的人,遇到国内出现的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他更会积极捐赠。   

  返乡创业后,他更是踊跃参加当地的慈善公益活动。2016年10月17日,杨新芳举行鑫芳农业产业扶贫签约仪式,与238户贫困户现场签约,其中65户为贫困残疾人家庭;2017年1月23日,在鑫芳农业公司举行的精准扶贫捐赠分红仪式上,杨新芳为4个村的238户贫困户分红,并向6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了猪肉、食用油、面粉等物品,向20户贫困家庭学生每人资助现金1000元;2017年5月21日,杨新芳带领公司党支部专程来到部分合作社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和慰问,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关怀和祝福,为他们送上现金以及米、面、油等物品……除此以外,杨新芳每年都会从公司经营收入中拿出300万元资金设立“鑫芳农业扶贫助残基金”,用于帮扶平舆县的残疾人。2017年杨新芳获得驻马店市全市“最美助残人”的称号。   

  除了积极帮扶残疾人,杨新芳还特意在李屯镇找了几户贫困户作为其定点帮扶对象。普照寺村70多岁的贫困户曾现理提起杨新芳,就赞誉有加。“新芳待我家不薄,隔三差五地亲自过来或委托人到访问寒问暖,送油送面,冬天还送棉被棉衣。”曾现理介绍。   

  一个产业能带富一部分人,一种精神也能感染一批人。杨新芳回到家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在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下,在产业扶贫上大有作为。杨新芳的返乡创业成功,除了传递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强烈支持回家置业的氛围和信号外,更彰显了年轻人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入扶贫攻坚的担当和责任。   

  在杨新芳的感召下,在北京打拼多年,拥有上百万粉丝的80后何磊,带着妻儿回到了李屯镇魏楼村,建立了400多亩的生态养鸡场,利用电商平台将农产品远销到北京、天津等地;拥有国际马术俱乐部的80后马海瑞,也返回李屯镇来投资了,由他牵头成立的归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行,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约2000亩;1985年出生的陈迎春在上海零食行业小有成绩,他也踏上返乡的旅途,投资一亿多元正在兴建农产品食品加工厂,现已带领村民种植黏玉米、毛豆等数百亩……   

  如今,这些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与杨新芳一同在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人的李屯镇,形成了一番赶学比拼超的氛围,戮力同心助推着当地产业扶贫大发展。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