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土农网农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线客服QQ:

1297394205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人物 » 三农人物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如何守护好一江碧水

   日期:2018-09-0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zgny.com    浏览:52    评论:0    
核心提示:生态绿色护长江 万人自戴紧箍咒君山守护好一江碧水  本网讯 (王吉平 王琼)“全区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视察时的嘱托,

生态绿色护长江 万人自戴紧箍咒

君山守护好一江碧水

  本网讯 (王吉平 王琼)“全区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视察时的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把修复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君山高质量发展。”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委书记谢胜再一次向全区干群发出动员令。

  君山区拥有44.8公里的长江岸线,占全省长江岸线的近1/3。怎么样“守护好”这“一江碧水”?该区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坚决打好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切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该区坚持围绕“湖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严格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全面推进长江、洞庭湖沿岸、黑臭水体周边、退养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地段生态修复;对长江岸线外坡、洲滩和可视范围内宜林地及裸露山体全部绿化,并以长江岸线为基线规划建设生态绿带;进一步抓好采桑湖生态修复,加大鸟类食物基地建设,打造“百鸟乐园”、“观鸟之都”;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生态绿化,打造好生态工业园区。“现在,我又找回了以前的生活,每晚都在风吹芦苇和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中踏踏实实的睡去。”被聘请为东洞庭湖林阁老监测点的看护人员邓铁牛高兴地告诉记者,1999年他转业回到芦苇场,回来时就发现记忆中的江滩不复存在了,江边机器轰鸣,水中堆着砂石,鸟儿飞走了,鱼也不敢游过来。去年,君山区对全区39个砂石码头全部进行了整治复绿。华龙湿地不仅变成了绿茵茵的草原,还成了吸引游客观看江豚的集中点。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老路”中走出来,从“框框”中跳出来,克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该区在加强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的同时,主动为企业退出找到更好的出路。君山区的万亩芦苇曾经是造纸企业的主要原材料,但是造纸的污染远远超过了带给老百姓的福利。该区关掉了造纸企业,同时引进湖北凯利股份板业有限公司将芦苇压制成板材,较好解决了芦苇产业后续发展问题。

  同时,该区坚持把沿江环湖等环境治理重点区域纳入“空心房”整治重点,引导居民集中建房,尽量减少对湿地的依赖和对候鸟等野生动物的干扰,加强村庄绿化,带动沿江环湖地区“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清运等工作纵深推进。广兴洲镇洪市村村民陈福保,今年86岁,在长江外滩巴垸生活了70年,见证了江边原来砂石码头非法开采再到现在水清岸绿。老伴十几年前去世了,儿子儿媳多次要他搬出巴垸,住到集中建房点。他总是拒绝,不能离开自己的祖屋。这次在镇村干部上门做政策宣传后,他主动搬离祖屋:“我家一直住在长江边,为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我们全力支持搬出巴垸!”

  如今,“保护好一江碧水”不仅成为君山区近万名党员干部的共识,也在老百姓心里扎下了根。黄泥套村以前是君山有名的万头猪场,养殖大户晏美军就曾拥有近1000头生猪存栏,他主动退养,并流转800亩土地,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优质稻产销合作社,2000平方米的猪舍改建厂房,添置农机。去年,他的4台粮食烘干机对外烘干稻谷6000多吨,收入达30多万元。像晏美君这样的生猪养殖户,君山区有138家,在去年10月31号前,已经全面完成了退养,而恢复成农田和绿地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更多>同类农业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当前有6069人在线
  • 其中2309位会员
  • 3760位访客
  • 今日发布帖子:2600
  • 今日访问量:31800